記者張雅筑、攝影羅正輝/採訪報導

根據統計顯示,每75分鐘就有1人因酒駕滅亡或受傷,而近幾個月內也産生多起酒駕害命的悲劇,包括台中烘焙師、工人遭酒駕累犯撞死等。到底為什麼台灣酒駕案例層見疊出呢?對此,自己也是酒駕受害眷屬、今朝已投入防治酒駕4年的台灣酒駕防制社會眷注協會理事長陳敏香密斯透露表現,實際上是台灣道德觀和法官判決等這幾個層面泛起瑕疵,致使問題沒法被根治。

曾御慈醫師/資料照

▲台大女醫師、柯文哲愛徒曾御慈4年前遭酒駕撞死。(資料照/翻攝自YouTube)

2013年台大良醫曾御慈遭酒駕害命,加快了修法的腳步,立法院趕在會期竣事的最後一天,三讀經由過程再加重酒駕刑責,除酒測值從0.55毫克下修到0.25毫克、酒駕致人重傷及肇事逃逸者,提高到1年以上,7年以下外,酒駕致人於死,刑度也提高為3年以上,10年以下,就是進展有遏阻結果,杜絕悲劇重演。xyz xyz但4年曩昔了,酒駕生事的案例還是幾回再三産生,很多家庭是以破裂,曾御慈醫師的母親陳敏香感嘆道,這顯示出台灣道德觀降低。

陳敏香密斯、曾御慈醫師母親

▲收拾整頓愛女的遺物,曾媽媽無奈說,只到看到酒駕的新聞都邑觸景傷情。

談及為什麼台灣酒駕問題沒法被根治,陳敏香說, 其實防制酒駕人人有責,絕對不行以有我本身不酒駕似乎就與我無關的設法主意,因為本身遵法、本身顧惜生命,不代表他人也遵法、也尊敬他人生命,所以酒駕問題,應當是全台灣每一個公民的都該重視、關心的事。但陳敏香也說,其實最基本的照樣要從小、從家庭的教育做起,灌輸每個人精良的道德觀和遵法精神,因為許多家長、乃至是當局官員也都是帶頭酒駕生事的一分子。

「當局的無視讓我十分肉痛,立法委員、那些民意代表、市議員,還有一些媒體人都是有酒駕的問題,然後都一向再産生...豈非我們小老庶民只能自求多福?」陳敏香梗咽暗示,加重刑責或是修法改為連坐法等,或許可能到達遏阻結果,但從統計數字來看,其實仍有一部份是罰不怕、關不怕的,付了補償金、被關個幾年出獄,愛喝的照樣繼續喝、繼續酒駕,所以「基本解決」才是樞紐,她小我建議,應當對成癮的慣犯進行系統系的防制,而當局、家庭和社會等,也要多管齊下去進行提防、教育。

國民黨籍彰化縣籍議員柯振杯/資料照

▲▼彰化議員柯振杯日前3度酒駕生事。(圖/資料照)

酒駕議員柯振杯

不外談到修法,陳敏香也不由得搖頭,透露表現對台灣的司法判決相當失望!以本身愛女曾御慈遭酒駕撞死為例,惹禍的詹震山最後判決效果不但背離社會等候,乃至還取得法官認定「有悔意」而弛刑,陳敏香痛斥,如許的判決叫眷屬情何故堪?她深入也痛心認為,就算大眾首倡修法等,但法官的判決總是「不接地氣」、背離人民的等候,如許豈不是會讓人覺得法條形同虛設,「因為法官的判決根本是別的一回事嘛!」

陳敏香密斯/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臉書

▲為了避免再有悲劇産生,曾媽媽入手下手投入酒駕防治,乃至走上陌頭抗議。(圖/翻攝自臺灣酒駕防制社會眷注協會臉書)

xyz xyz

即使清晰台灣酒駕問題一時半刻仍沒法完全被解決,但陳敏香強調,本身會繼續與台灣酒駕防制社會眷注協會的同仁起勁,延續鞭策和宣導,進展可以下降悲劇的發生,有朝一日實現「零酒駕」。

★ 三立新聞網提示您:

飲酒不開車、開車不飲酒!
未成年請勿喝酒,喝酒過量,有礙健康!



以下內文出自: http://www.setn.com/News.aspx?NewsID=328217&ProjectID=4630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xyz
    全站熱搜